EN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四展同時開幕 關注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近貌

時間: 2015.9.7

2015年9月6日下午,吳俊勇個展“光的肖像”、夏禹個展“敘事體”、陳麗珠個展“空?間”、蜂巢生成項目第14回“夾層:趙新宇個展”在798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同時開幕,此次開幕展覽的四位藝術家皆是70后青年藝術家,創(chuàng)作媒介涉及油畫、坦培拉、裝置、多媒體、影像等,四個展覽分別展示了四位藝術家近年的創(chuàng)作面貌,也局部呈現(xiàn)當代青年藝術的生態(tài)特征。四個展覽同時展出至10月5日。

光的肖像:吳俊勇個展

蜂巢A展廳展出的是吳俊勇2010-2015年創(chuàng)作的動畫裝置作品,每年均有一件作品亮相,清晰反映出吳俊勇近年的創(chuàng)作風格走向:逐漸由荒誕、黑色幽默式的現(xiàn)實影射轉(zhuǎn)向更含蓄、神秘的表述;通過多重媒介實現(xiàn)對“光”的純粹呈現(xiàn)。

吳俊勇于2003年開始以動畫和互聯(lián)網(wǎng)為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他自稱是“偏向于傳統(tǒng)的新媒體藝術家”。他既耽于純粹光影的詩意表達,又不斷地探索以“新媒體”為載體的藝術形式,利用全新的藝術語言對傳統(tǒng)進行轉(zhuǎn)譯。經(jīng)過吳俊勇的“點化”,寓言、神話、史詩、典故、民間故事等均抽離了既有的文化語境,向著荒誕臆想的極限飛馳。在此次展出的《鳥獸散》、《月升》中,吳俊勇利用剪影的效果塑造光的形狀;《摘桃記》、《飛舟》則將中國傳統(tǒng)水墨元素融入到動畫新媒體當中;《時間的胃》則書寫了一部光的史詩,試圖以語焉不詳?shù)囊庀笈c符號照亮隱沒在話語深處的真理;雙屏動畫裝置《光的肖像》通過并置兩個屏幕的方式,實現(xiàn)了雙眼的”蒙太奇,使觀眾必須自行“剪輯”并置的影像才能破解其修辭的奧秘:整個作品以“光”為線索編織出晦澀的謎語,似乎具有勒內(nèi)?馬格里特的氣質(zhì)。該作品的部分影像實際上源自谷歌藝術項目——吳俊勇將歷史上的繪畫作品與原創(chuàng)影像結(jié)合起來,與那些“時間深處”的藝術作品進行對話,從而探討技術視域下藝術的“生存之道”。

敘事體:夏禹個展

蜂巢B展廳展出的是夏禹最新個展“敘事體”,這也是藝術家在蜂巢舉辦的第二次個展。作品以坦培拉為主,呈現(xiàn)朦朧的詩意美學。“敘事體”闡明了一種中立的態(tài)度,夏禹始終希望離畫面更近,而與圖像和文字保持距離,顯然他對純粹的、個人化的繪畫語言更感興趣,“敘事體”或許是一個自嘲的說法,有關敘事者是否可靠夏禹也不置可否。

在夏禹近期的坦培拉畫作中,光成為畫面的顯要元素,他潛心描繪的氛圍浸潤在光中,在一些作品中,光線在畫面中的穿梭和交織賦予空間些許游離于現(xiàn)實之外的色彩,畫面中的室內(nèi)場景有限而又多維,可言說的線索模棱兩可并被光線拉向室外;在另一些作品中,光從一側(cè)躍入畫面,夏禹消隱了窗的存在,似乎窗默許了光對畫面室內(nèi)空間的介入,夏禹實際取消的是戲劇的第四堵墻;還有另一些作品,光和水構成了某種共謀關系,使畫面情緒多少變得閃爍其詞。

空?間:陳麗珠個展

蜂巢C展廳陳麗珠個展“空?間”主要展出藝術家自2012年持續(xù)創(chuàng)作至今的“空間”系列作品。

陳麗珠曾在荷蘭格羅寧根漢斯大學美術學院留學,并開始抽象化的藝術創(chuàng)作,回國后開始關于色彩的詩性試驗。在2007至2009年期間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顏色的秉性”,如顏色和顏色之間的冷暖如何“共存”,畫面在不同干濕度情況下顏色的呈現(xiàn)情況等。2010年到2012年,陳麗珠研究了馬列維奇的“黑方塊”,并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告別馬列維奇》畫作。畫面中,馬列維奇的黑方塊被沿著對角線切掉了兩個小方角,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讓畫面從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而更重要的是從二維變成了三維:從一個平面的黑方塊變成了兩個黑方塊在空間中的疊錯。陳麗珠就此開始了她的空間實驗,“空間”系列也由此而來。

同時陳麗珠沉醉于中國園林,尤其熱衷于園林里的傳統(tǒng)“借景”手法,即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nèi)視景范圍中來。她在畫面中也使用了同樣的手法,收無限于有限之中。宋代理論家郭熙所說的“可居可游”便是她意圖創(chuàng)造的空間。觀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畫中,跟隨畫面(顏色和形式)的變化移步換景,畫面處理空間的形式則可看作公共建筑。“空間”系列常常以組合和系列的形式展現(xiàn),這種方式創(chuàng)造了時間上的延續(xù)性并延展了畫面的空間視角,陳麗珠希望為觀眾提供“閱讀”和“游走”的時間,在“空間”中,觀看也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看”畫。

“蜂巢?生成”第十四回   夾層:趙新宇

作為“蜂巢?生成”項目第十四回展覽,趙新宇個展“夾層”在蜂巢D/E展廳展出,這也是青年藝術家趙新宇的首次個人展覽?!皧A層”既意指了實際的顏料中間層,也表明了一種中間狀態(tài)。作為一位年輕藝術家,趙新宇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中做了諸多嘗試和改變,他將自己放置在一個介于前衛(wèi)反叛和安分保守之間的地帶,獲得了一些無障礙的自由。

趙新宇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擅長以“塑造物”和“改變景”來控制畫面。從2013年起,他開始主動地“造景”。一種方式是攫取生活景象的片段;另一種方式是將物體以一種荒誕的方式排放,構造出一種奇異的空間邏輯。藝術家著力于表現(xiàn)物體本身的形態(tài)、質(zhì)感和色彩,將日常中被繁雜背景所遮蔽的物遴選出來,放大它們不曾被人注意的細節(jié)。對物的詼諧“關照”引向了另一種造景方式,一種與物體的互動、物與物之間的互動。物體的錯位生產(chǎn)出一絲幽默的戲謔。在這些場景稍復雜的作品中,人的不在場使得物成為了一種擬人意義上的主角。

在更新近的作品中,趙新宇做了更多的減法,將造景的范圍縮小到對個別物體的操控中。場景的身份被進一步弱化,畫面成為某一個或幾個物的特寫鏡頭。趙新宇在思考圖片與繪畫的關系時,抱有“保證繪畫性存在”的期望;在討論空間、結(jié)構和色彩這些圖像基本元素之外,他也著力強調(diào)繪畫的獨有媒介。此外,作品的油彩愈發(fā)厚重,以至于除了反復涂抹所產(chǎn)生的肌理之外,還因為顏料的體量和繪畫工具的挑撥而出現(xiàn)了立體的質(zhì)感。趙新宇試圖以油畫媒介的物質(zhì)感來重塑畫面中的物體,將物進一步物化為單純的形,進而在繪畫最強勢的領域來塑造它們:形、色和光這些基本元素一下子擺脫了敘事、隱喻或者觀念,成為了絕對的主角。

圖、編/張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