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忘其“形”而得其“意”:陳淑霞作品展在大都美術館開展

時間: 2015.5.25

2015年5月23日下午4:00, 坐落于北京著名歷史文化街區(qū)國子監(jiān)街的大都美術館正式迎來了“忘形——陳淑霞作品展”的揭幕。該展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大都美術館共同主辦,由批評家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擔任策展人,從“原色”“虛實兩境”“山水間”到“忘形——超然物外”這幾個段落,集中展示了陳淑霞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近100余幅,從中清晰可見藝術家于大時代背景下的個人化表達與獨特的視角。開幕現場,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主編殷雙喜等多位嘉賓到場參觀點評。展覽將持續(xù)到2015年6月28日結束。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大都美術館副館長張祖英在接受藝訊網采訪時談起,與陳淑霞的相識已經三十余年,他在陳淑霞1991年第一次攜作品參加全國首屆油畫展時就參與了評選,當時的作品目前在大都美術館收藏。張副館長在談到陳淑霞的創(chuàng)作表示,她不僅僅勤奮,同時還是位思考和探索型的畫家,不同于固步自封于某些意象和語言的藝術家,她的努力也實為難能可貴。“得意忘形”實則得其“意”而忘其“形”,“意”為主觀而“形”為客觀,陳淑霞的畫削弱了“形”的具體描寫,而突出了她對于意境的表達和意象的探索,自成一格別具特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主編殷雙喜教授在談到本次展覽陳淑霞新作的觀感時表示,陳淑霞內在的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和對待藝術的理想一直貫穿始終,在藝術語言和材料運用上面有了進一步的探討,主要是把油畫材料和中國繪畫的意境進行了對接,她新作中如宋元山水的意境,如董源畫作中的山形這樣的符號讓人感覺親切,所以這些新作不純粹是油畫的感覺而是有很多材料的意味深長。她探索出中西繪畫的結合點,回到中國繪畫的意境,這樣的探索事實是比較艱辛的,因為中國油畫的發(fā)展歷程中大量地被題材和主題所制約,所以在語言的表達方面受到造型的局限,一旦把描述重大活動和英雄人物的主題淡化,創(chuàng)作就回到了文人畫自我表達的心境,也相對更加自由。

藝術家劉慶和在談到他對陳淑霞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變化的感受時表示,陳淑霞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考來定位和調整方向,規(guī)避了外界所謂“當代性”易引人躁動的干擾,秉承并保持著藝術家的樸素本真。表面上她似乎丟掉了很多所謂主流的大家認為很重要的東西,而事實上陳淑霞對于藝術的追求是現在浮躁計較的社會中最難得可貴的品質。

藝術家陳淑霞在接受藝訊網采訪時談到,本次展陳是按照她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來進行劃分,從最早的“原色”到“虛實兩境”,她的作品一直介于“虛”與“實”,“有形”和“無形”之間,即使于“虛”也應遵循著她的創(chuàng)作思路感染到觀者;及至“山水間”的創(chuàng)作,她希望是用油畫的方式跟中國傳統(tǒng)的寫意產生關系,再到最近期的“忘形——超然物外”,她希望通過嘗試能夠更加靠近中國傳統(tǒng),通過中國特色的紙與絹,古畫的色彩與質感,借鑒傳統(tǒng)的語言方式表達新的意境,用油畫的方式呈現出與中國畫不同的視覺體驗。

在主展廳引得最多觀者注目的是陳淑霞的近期新作,通過一系列看上去“空洞無物”的畫面,陳淑霞似是有意告別較早時期的創(chuàng)作方式,并試圖走出一直以來不斷堅持的形、色表達的規(guī)范。忽略“形形色色”的物象再現,轉而沉浸在沒有期許的“閑置”之下,做著無“意義”的證明。陳淑霞似乎是在完成著一幅幅前無作者的“中國畫”,續(xù)寫的畫面中筆觸在筆墨中生生的隱除,意欲將色彩擱置淡忘,直憑意趣成就了這樣一批意料外的感官表白。

陳淑霞用無言的方式慢待這些無形的外相,以整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覆蓋了中心畫面的營造,所面對的是大而不爭的內心。在神往的意念世界里,接種著沒有尺度的遐想,詩性表達的是熟知世界以外的,含混不清的幻象。只有停留在陳淑霞這批新作面前,才能真正體會到她的這番良苦用心,才會發(fā)現“忘形之路”原來是通往本真地帶的必經之路。

“忘形之路”:陳淑霞

她長期的探索中,我們在畫面中不再看到鮮明的對象,而是看到豐富的內心和天真的品質對世界、親人,即人間百態(tài)的題解,畫成的一枝枝貌似簡單的花葉。陳淑霞的畫并不是將外在的花葉移入畫幅之中,而是花葉在畫面中由她自己一筆落成之后,開始生長,筆筆相扣,色彩勾連,從而構成了色彩的詩意和繪畫表達的生命狀態(tài)。

——朱青生 《忘形─ 評陳淑霞的畫》

陳淑霞享受著這樣的過程,在她看來傳統(tǒng)從來就不是僵硬堅固的,當代也從來不是荒誕不經的,而只有在自我的創(chuàng)作以及生命的體驗過程中兩者的意義才能被充分確知。陳淑霞也將自我的創(chuàng)作過程與自我生命的體驗過程合二為一,創(chuàng)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不停地去創(chuàng)作。唯有如此,陳淑霞才能用自己的雙手去摩挲歷史,用自己的心靈去熔鑄當代。唯有如此,作為觀賞者的我們才能真正走進陳淑霞的作品,閱讀到她的心靈,并跟隨她的脈搏一起跳動。

——趙力《彼在為此在》

“此在”,是陳淑霞在對照過往之后的現實關照,納入其中的“史料”帶著歲月刻下的痕跡,“在場”的力量將時光收斂,疏散到遠離塵囂的平遠地帶,讓自己處于身雖在而心已遠的狀態(tài),這是陳淑霞作為藝術家的對于現實糾結的退避,或說是一頭扎進空洞現實的悠然自得。

——劉慶和《“此在”的意味 ── 看陳淑霞的近作》

嚴格來說,陳淑霞作品中所流露的所謂“水墨性”,歸根結底是一種來自東方傳統(tǒng)的自然情思。她寧愿用某種偏于直覺的逸草般的筆觸暗示對象的存在,讓描繪止于辨認,并且貫穿一種繪畫性于始終,因為在她看來,如果過度描繪,讓物象質感成為觀看主體,則這一質感就會阻礙審美的直接性,阻擋自由聯想的生成。

── 楊小彥 《陳淑霞的藝術實踐對我們的啟示》

她以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為想象對象,將藝術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之中,看上去平鋪直敘,像是沒有經過剪裁和提煉一樣,猶如一泓清水,簡約,但也很清澈,給人一種平淡、自然、直率的美感,不含有對現代城市日常生活進行否定的意味。

——馮博一《相隔兩相望》

文/Sue 編撰
圖/大都美術館,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