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馬列維奇文獻展于四川美院開幕:最全藝術年表亮相

時間: 2015.4.5

2015年4月3日下午,“馬列維奇文獻展”在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中心成功開幕,展覽對20世紀初俄國至上主義倡導者、構成主義、幾何抽象派畫家卡濟米爾?馬列維奇(KAZIMIRMAlEVICH,1879-1935)的創(chuàng)作生平、風格演變進行系統(tǒng)深入梳理。此次展覽由四川美術學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中心共同承辦,獨立策展人方振寧帶領方媒體策展團隊策劃完成。展覽去年曾在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設計藝術研究中心ADA畫廊首次展出,一度引發(fā)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熱烈討論,展覽最重要成果是一份關于馬列維奇的年表,這是至今為止最為全面的年表,也是策展人方振寧27年來對馬列維奇的研究、資料匯總的成果。

馬列維奇,熟悉現(xiàn)代藝術的人會知曉他的一系列“正方形”,但作為一個對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的先鋒性人物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方振寧在接受采訪時分析了其中緣由:前蘇聯(lián)政府并不喜歡馬列維奇的藝術,是可以列入“流亡藝術家”之列的,在蘇聯(lián)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也沒有影響俄羅斯的當代藝術;此外,長時期的冷戰(zhàn)對立,我們接觸的藝術史都是以西方為中心的藝術史,蘇聯(lián)藝術在中國宣傳的都是巡回展覽畫派,這種寫實主義是真正影響了中國,中國對馬列維奇的認識研究也少之又少。方振寧坦言,他一開始也不知道馬列維奇,后來去了日本才知道,并喜歡上這種至上主義風格,認為他的藝術是純粹的,是精神上的探索,也開始了他長達27年的馬列維奇研究。

展覽在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中心開幕,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龐茂琨在開幕式上談到馬列維奇是西方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點,而此次展覽是關于馬列維奇一次系統(tǒng)的學術呈現(xiàn),馬列維奇最重要的作品誕生于1915年,一百年過去,在新媒體藝術系的空間舉辦展覽,也希望新媒體藝術能在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當中獲得啟示。

展覽在結構邏輯上清晰明朗,展覽第一部分是馬列維奇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年表,圖文并茂,展示大量馬列維奇作品圖片和歷史照片,且年表資料來自俄、英、法、德、荷、西、日等七國語言。通讀這份年表,可以清楚看到馬列維奇一生作品流派的演變,這也是20世紀初俄羅斯先鋒藝術史的一個縮影;展覽第二部分文獻是馬列維奇1915年在莫斯科發(fā)表的至上主義宣言的核心內容,即《從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到至上主義》,這是馬列維奇一生思想的結晶和至上主義作為20世紀重要藝術運動的理論基礎,也是首次被譯為中文的重要基礎文獻;展覽第三部分是一部關于馬列維奇繪畫和藝術的珍貴影像《俄羅斯博物館時代-馬列維奇》,該視頻由俄羅斯博物館拍攝、制作,也是在中國首次播放;展覽第四部分是裝置藝術,在展廳角落復原了1915年彼得格勒“最后的未來主義畫展0,10”的“馬列維奇之角”,展覽以史料照片為母本,把包括馬列維奇第一幅《黑色正方形》在內的二十余幅至上主義畫作做最大限度的復原,這是一次至上主義的時空穿越,也是表達百年之際中國藝術家和學人向馬列維奇的致敬。

四川美術學院極為重視此次文獻展覽,通過一系列講座、對談、工作坊,將展覽帶入到學院教育當中。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主任張小濤接受采訪時談到藝術文獻研究是藝術家背后看不見的東西,卻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關乎他的方法論,但當代藝術更注重經驗、現(xiàn)場、資訊,在這方面下的功夫遠遠不夠,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和教學中,應更多帶入這種藝術史研究,只有這個“根”扎實,才能枝繁葉茂。

今年是馬列維奇在“0,10”展上發(fā)表至上主義宣言100周年,同時也是馬列維奇逝世80周年,以此展覽向馬列維奇致敬。展覽將持續(xù)至4月27日。

文、圖/張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