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場域?空間、展呈與博物館”學術研討會在CAFA美術館召開

時間: 2014.6.9

2014年6月7日上午,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人文學院和美術館協(xié)辦的“場域?空間、展呈與博物館”學術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VIP會議室召開。主持人余丁教授首先介紹了活動背景和到場的嘉賓。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崛起,中國成為藝術展會最為活躍和發(fā)展最快的國家,中國的私人美術館的發(fā)展也引起了全球的矚目,越來越多的藝術活動和展會以美術館空間為載體,使得這些空間成為文化發(fā)生的場域。本次研討會正是以“場域”以及黃建成的設計展覽為背景展開的討論。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了六位演講嘉賓: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法國政治家、作家、文化工程項目顧問克勞德?莫拉德(Claude Mollard),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著名詩人劉軍,德國博物館學會副主席馬提亞?漢克爾(Matthias Hankel),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建成,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媒體管理學院院長克勞斯?西本哈爾(Klaus Max Siebenhaar)。此外,參加研討會的還有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人文學院、建筑學院、設計學院等各分院的老師和同學們,如建筑學院的院長呂品晶教授、城市設計學院的院長徐仲偶教授、城市設計學院的副院長王中教授、程啟明教授、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副主任曹慶暉副教授等人。

在主題發(fā)言開始之前,城市設計學院院長徐仲偶為研討會致辭,他首先介紹了城市設計學院的團隊,并對黃建成的工作進行了簡單評價,黃建成在室內(nèi)展陳的空間設計方面,多年來進行了很好的探索,而且把藝術和設計之間的關系,恰如其分的用在了今天整體社會的公共空間服務,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希望本次研討會,各位專家能夠探討出更深的、更遠的、更大的空間,讓這個領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也希望研究生的同學能夠在這個活動中得到很好的啟示和學習。

范迪安先生首先展開了題為《現(xiàn)場與體驗:博物館的新價值》的主題發(fā)言。在發(fā)言中,他首先對黃建成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黃建成團隊提出的研究課題和探索解決的方法,是聚焦在設計的文化性與當代性、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相互關系上,非常準確地把握了全球化時代中國設計面臨的問題。而且黃建成和他的團隊設計的課題和任務集中在兩個“博”字上,一個是博覽會,第二個是博物館。其中涉及一個概念就是文化建筑,既是對文化性的追求,另一方面,博覽會、博物館的價值還在于營造新型的人與物的關系。我們今天探討對于物的世界認識的關聯(lián),其實都是在新的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中國文化條件下的一些新的實踐。范迪安認為美術館和空間設計有三個方面需要著重注意解決的問題。第一,從觀看到體驗。這要求充分調(diào)動建筑的語言和設計的語言,使得所有的公眾進入博物館之后,能夠從接受轉換成參與,從被動的觀看轉換為更多、更寬廣的體驗,由此使得整個博物館的空間和展品共同形成視覺觀賞的世界。第二,從時間到空間。如果博物館的展示只是遵從時間的一般規(guī)律,會使展覽變成了像教科書的閱讀,因此建筑師、設計師就要對時間進行轉換,把時間轉換成空間,從線性到場域。第三,傳統(tǒng)資源的轉化,這需要有當代的視野和當代的智慧,也是擺在建筑師和設計師面前的難題,這種轉化不是單一的,不是從老傳統(tǒng)轉成新傳統(tǒng),新里面必然包括了人類在今天的知識背景下共同的經(jīng)驗、體驗,具有世界性意義認知的成果。

馬提亞?漢克爾(Matthias Hankel)的演講題目為《空間、時間和榮譽——博物館作為資本符號的區(qū)別和融入》。漢克爾從哲學層面梳理了西方歷史對空間的論述進行梳理,最后回到當代,同時切入到博物館空間,切入到敘事的國際性。他認為一般我們都在提四個問題:我們到底知道什么?我們要做什么?我們能夠希望什么?人是什么?,而他今天想問:我們現(xiàn)在在哪里?這正是研討會討論的問題??臻g是一個多重學科,包含哲學、宗教、物理、數(shù)學、形態(tài)學、現(xiàn)象學,以及藝術文化和人類學。現(xiàn)在展覽變得越來越多,像是知識的場景,這些都是我們對于空間的體檢。漢克爾繼而簡單介紹了空間概念的歷史,從古希臘學者柏拉圖到阿里士多德,以及牛頓的絕對空間等一系列理論。并認為博物館的發(fā)展是來自于空間和時間的概念,談論的是同時性、相互性和先后性的問題。那么要讓博物館成為包容和區(qū)別的地方,他指出需要建立描述空間的語言,使得他們具有包容性和參與性;另外是定義空間和時間的邊界。最后馬提亞?漢克爾總結到博物館是最好的體驗之地,是互動的實驗空間,實驗室、舞臺、展示室,它承擔所有的功能,讓全世界共同分享的空間。

劉軍教授的發(fā)言主題為《市場中的大眾、精英與先鋒文化》。劉軍認為今天討論的話題與城市生活和在城市里發(fā)展起來的文化品位有關系,于是首先介紹了當代中國的城市化率情況。中國當下的城市化率是51%左右,如果除掉從農(nóng)村到城市里來打工的人,城市化率大概是30%。中國在謀求現(xiàn)代性的過程中,實際上是被動的,所以呈現(xiàn)出來的矛盾、悖論和一些問題,也使得中國當代社會里充滿了矛盾修辭。如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紅色資本家、紅色旅游等詞匯。中國的文化可以分為精英文化、大眾文化和先鋒文化。中國的精英文化,在20世紀謀求現(xiàn)代國家的過程中遭遇過掃蕩,有些人認為,精英文化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或者是站在保守的西方文化立場上的中國古代文化。但是,中國的所有精英不得不討好大眾,不得不跟大眾發(fā)生關系。中國的大眾一直羨慕精英的,同時又反對精英?,F(xiàn)在處在自媒體時代,中國大眾可以更自如地表達自我,并認為所有的藝術應該是他們能看得懂的、能夠欣賞的,否則就是糟糕的東西。中國的先鋒文化是從精英文化中分裂出的一部分,這部分人大多數(shù)是自由主義者,中國的先鋒藝術家基本上退回到精英行列。中國藝術家一類是由國際資本支持,一類是由中國民族資本支持。如果一個藝術家是由國際資本推動的,就一定要利用社會主義的剩余文化價值。凡是不由國際資本推動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他們表現(xiàn)出非政治化、生活化、趣味化。他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藝術家的成功,而成功的標志是藝術家成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但國外很多藝術家并不是時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們城市化率也沒有他們高,這是觀察中國當代藝術很有趣的視角。當然,不論是什么樣的情況,在中國當下這么多矛盾交叉集中的地方,中國的藝術家們依然對改造中國生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克勞德?莫拉德帶來的演講題目是《博物館和地方分權的藝術實踐》,他首先介紹了法國博物館的數(shù)量和參觀人數(shù)。并以蓬皮杜中心為例,詳細論述了文化啟動的概念,即文化工程;文化實踐的擴張;對公眾的傳播,以及藝術和文化教育等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未來預測,如把蓬皮杜藝術中心叫做生態(tài)蓬皮杜中心,建設20米高的鐵塔,作為一個空中的展覽館,并希望可以在中國建立中國樹,他認為這對城市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對旅游來說是巨大的機會,對人類發(fā)展也是重要的機會。

黃建成教授的發(fā)言主題為《展示、呈現(xiàn)和多元空間》。在發(fā)言中,黃建成通過講述具體設計案例的構思過程和實施途徑,詮釋了設計師對場域的理解和實踐。其中,黃建成詳細介紹了他及其團隊這十年來的參與的三個典型案例:米蘭世博會的方案和湖南省博物館,以及正在著手從事設計的中聯(lián)重科的工程機械博物館。黃建成認為,場域邊界的不確定性和空間的模糊性,以及社會的競爭性和交叉性決定了一個設計師處于場域這個氛圍中的時候需要處理很多平衡和協(xié)調(diào)的關系,還要跟業(yè)主進行很多的博弈和妥協(xié),最后達到平衡。

最后一位演講嘉賓克勞斯?西本哈爾帶來了題為《文化=資本:布爾迪厄,文化資本和博物館空間》的發(fā)言。克勞斯?西本哈爾結合了實際的博物館案例對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進行了精辟的分析。法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認為應該在社會中分享社會資本,并且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分發(fā),并對社會拓展文化狀態(tài)提出四個建議,這也是對博物館的要求:第一,博物館員工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第二,展品應該是多樣化的,要滿足不同的客體的知識需要;第三,需要進行軟化、溝通、提供市場服務,要滿足普通觀眾的期望。第四,特殊的氣氛審美學。同時,克勞斯?西本哈爾對于資本交換的方式進行了詳細剖析,此外他還談到了場域中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以及發(fā)展趨勢。

第一階段的主題發(fā)言結束后是簡短的自由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與會嘉賓繼續(xù)對“場域”的相關問題進一步開展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主持人余丁最后總結到,本次研討會就場域問題展開討論,展示空間是作為知識生產(chǎn)的場所,充滿了各種競爭的力量。正是這些競爭力量的相互關系交織所構成的“場”,對于當代社會、當代文化和當代生活產(chǎn)生了影響。六位發(fā)言人從各自的角度闡釋其對場域、藝術空間、博物館、空間設計、文化與資本等問題的認識,無形中也將整個會場構建成了一個場域,充滿了各種思想的交鋒和碰撞。 

文/葉圓鳳
圖/胡志恒、全晶
編/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