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超有機高峰對話第二場——潘公凱對話托尼?克拉格

時間: 2011.9.22

2011年9月21日下午2:00,超有機高峰對話的第二場正式開始。此次為我們帶來高峰對話的是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以及來自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托尼.克拉格。論壇由此次展覽的策劃人,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主持。他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本次對話的主題《藝術作品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與界限》。隨后,他為我們介紹了本次論壇的兩位貴賓,兩位東西方權威藝術院校的院長:東道主潘公凱院長,及來自英國的托尼·克拉格院長。

潘公凱院長表示,希望以托尼的藝術發(fā)展作為研究個案,以此為線索,為我們分析藝術作品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與界限問題。托尼·克拉格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由自己的教育背景出發(fā),為我們講述他的藝術之路。他的父親是一名航空工程師,上世紀50-60年代,由于父親工作的原因,全家人在英國各處居住,他也不得不不斷轉學。當時,他對學校的興趣完全建立在科學技術的基礎之上,認為科學技術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實驗室里做技術工,在那時他處在一個科學世界中,可以說與藝術是毫無關聯(lián)的。1968年,歐美文化的變革讓這個少年意識到,自己從事的并不是自己熱愛的事業(yè),生命正在被白白浪費。繪畫,成為他減緩工作壓力的手段。他稱自己是在朋友的鼓勵下去進行美術學習的, 1969年在英國西部的一所學校學習,一年后轉去倫敦的一所藝術學校。他表示自己的藝術生涯就是從那里開始的。

歐洲藝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深受美國藝術的影響。然而六七十年代信息的不暢導致歐洲很難接受到美國藝術的最新進展。進入七八十年代,一系列的藝術運動發(fā)生了。他們刺激了很多藝術家選擇用盡可能多的材料做作品。大量簡單的幾何圖形、不明朗的基本概念、激進的重復性創(chuàng)作,缺少深入考慮的作品的讓他感到反感。這也讓他開始考慮,作品主題可以結合材料進行思考,藝術家應該將頭腦中的一切觀念搜集在一起,賦予其意義,再通過藝術家的大腦重新釋放出來。

托尼·克拉格表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更多考慮把已知的轉換為另一種東西,一種已知存在下的例外,通常是幾個作品作為一組進行展出。代表作品如《下一代》、《薄膚》。第二階段,大約20世紀90年代左右,他開始試驗不同的形式,他的作品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主要是關于自然理性的存在形式。比較經(jīng)典的思路是“摞”的概念。他運用了早年學習過的力學上的知識,在不使用粘合劑的狀態(tài)下,將一片片物質摞成一件細高的作品。隨后,他選擇將作品伸展向空間的不同方向。很多時候,由于使用材質的不同,做出的成品往往在他的意料之外。

潘公凱院長在藝術家托尼·克拉格做完自述后,再次提出此次講座的題目—《藝術作品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與界限》。他提出,在托尼的早期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作品與其早期生活經(jīng)歷的關聯(lián)性。精準的模型制作能力,酷似工業(yè)機器的作品外觀,這得益于他早年學習科學的經(jīng)歷。因此,潘院長推斷:一些帶有幾何形和機械構件的作品是托尼的早期作品。而在托尼后期的藝術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藝術家對于常規(guī)造型的改變:作品外觀脫離了機械形審美趣味,走向有機不規(guī)則形狀,這意味著作品與生活的背離。

關于鑄造能力是否能衡量藝術家價值的看法上,托尼明顯有話要說。他提出,藝術家應有能夠做出自己心中所想的能力。關于作品,他更看重其中蘊含的觀念而非作品的做工。對形狀的興趣是自己的個人行為,不能用來衡量所有藝術家。

托尼·克拉格另外還提到,他對于藝術的體驗是從觀看開始的,就像是在看對方的臉一樣,我們可以看到表面的體積,但在表象之下也能看到他的內涵,之后才能創(chuàng)作作品。他還表示,我們都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來賦予我們看到的東西以屬性的。作為藝術家,我們可以改變一個物體在人腦海中的聯(lián)想,給予它意義。隨后他說,復制的作品在他看來是不存在的,他所做的創(chuàng)作是全新的。

隨后,托尼·克拉格與潘公凱院長在講座上分別談論了自己對于藝術家杜尚與藝術家畢加索之間的關聯(lián)與界限的感受。杜尚的意義在于他模糊了藝術與生活的邊界。托尼就此提到材料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正如杜尚的口號“一切都是藝術品,人人都是藝術家”,各種材料也都被找出,用來創(chuàng)作作品。作為一名用人造材料做作品的行家里手,他看到了材料的有限性,已經(jīng)沒有很多新材料沒被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由于工業(yè)體系追求低成本,他們的成品都是常規(guī)造型,如方形,使得人為世界變得平庸。與之相反,藝術家的是找到問題,或用自己的方式對人類未看到未聽說過的或是未體驗過的東西進行描述。

潘院長就著托尼的思路分析了杜尚、博伊斯等觀念大師在打破藝術與生活邊界上所做的貢獻。并由此為我們再現(xiàn)了20世紀80年代全球范圍內關于“藝術終結”的大討論。他提出藝術與生活的隱性邊界依然存在。與此類似,盡管藝術家經(jīng)常將重大社會意義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藝術家最終不可能變成哲學家。藝術與哲學的邊界存在著,哲學家使用邏輯分析的方法,而藝術家要用形式語言做作品,作品的藝術價值永遠是第一位的。潘公凱院長表示自己非常欣賞藝術家托尼·克拉格的作品,托尼·克拉格也表示自己與潘公凱院長的觀點中有很多是相通的。

在講座的最后,藝術家托尼·克拉格表達了自己對于當下做藝術的青年的擔憂,因為他們更多關注的是藝術的媒介而非藝術本身。他認為,對于青年藝術家而言,他們應該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作品,因為心理的認同對作品的完整呈現(xiàn)是有幫助的,繼而要仔細觀察,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搜集信息,并在頭腦中加以轉換,結果就是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原創(chuàng)的形式來進行自我的表現(xiàn)。潘公凱院長最后總結道,此次與托尼·克拉格的交流是一次有意義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思路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托尼·克拉格為此次展覽精心準備的作品。托尼·克拉格先生還為我們分享了非常寶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深入的藝術思考,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考量藝術作品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與界限問題。

對話嘉賓簡介:

潘公凱: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自1979年以來一直擔任中國畫創(chuàng)作和美術史論教學工作,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曾赴美國伯克利大學研訪,獲舊金山美術學院榮譽博士。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2001年6月起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1949年4月9日出生于利物浦,是全球最偉大的雕塑家之一,也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英國雕塑界的靈魂人物。作為當今世界最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托尼·克拉格常被認為有取代亨利·摩爾之勢。他的許多早期作品都是由已發(fā)現(xiàn)的材料、廢棄的建筑材料和家庭處理出的材料制成的。人造材料的大量使用已成為他創(chuàng)作至今的一大特色。克拉格于1988年贏得了特納獎。2002年贏得了雕塑方面的皮蓬布魯克獎。2007年獲得日本皇家世界文化獎。

藝訊網(wǎng)記者: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