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寫實油畫的一次“超然”亮相:勢象空間展出七位寫實油畫名家作品

時間: 2018.7.10

繼今年5月妥木斯藝術展在吉里國際藝術區(qū)引起小小的觀展熱潮,勢象空間沿著妥木斯具象人物刻畫這一脈絡延展開來,開始關注以妥木斯學生楊飛云為代表的一群在當代寫實油畫領域成績優(yōu)異的藝術家。2018年7月8日下午四點,由勢象空間主辦的七位寫實油畫名家邀請展“超然”在勢象空間開幕。展覽匯集了徐芒耀、楊飛云、郭潤文、冷軍、李貴君、朱春林、常磊等七位具有代表性的油畫家,展出了他們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40余幅,其中不少為新作,全面反映了他們的思考與探索以及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近況。

在現當代藝術理論中,寫實油畫顯然是一個過時的話題。但是從拍場來看,國內寫實油畫的拍賣紀錄屢創(chuàng)新高,國內引進的西方古典寫實油畫展也總是掀起觀展熱潮。不僅如此,國內一直都有一群熱衷寫實油畫的藝術家和消費者。可見,通行的理論背后隱藏著中國的具體“國情”:國內的寫實油畫依舊煥發(fā)著生機。在此次展覽中,徐芒耀的人像作品《英子》(2013)模特目光凝望畫面右側;《低音提琴演奏者》(2016)手指按壓琴弦但人物頭部微抬保持側面對著觀者,這些都是模特在攝影鏡頭下所不會如此表現的動態(tài),但是藝術家用畫筆的形式將其記錄下來,彰顯出寫實油畫的獨特表現力。李貴君的《紅玫瑰》(2015-18)《近在咫尺》(2017)《萬物有靈》(2018)等作品,人物動態(tài)、服飾質地均極盡刻畫,寫實再現了女性的柔美以及與自然景物的和諧共生。常磊的作品《方桌紅薯》(2017)《藕》(2018)將我們在廚房中、飯桌上出現的食材細致描繪,整個畫面的色調優(yōu)美又真實再現了客觀物。這些寫實主義的佳作呈現,為我們了解并熟悉寫實主義繪畫的藝術理念以及繪畫技巧提供了一次契機。

我們關注寫實油畫的同時,也無法忽視現代藝術思潮對其帶來的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寫實油畫家積極探索著各種可能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屬于他們自己的油畫語言,借此對這一困境作出回應。楊飛云的肖像畫作品《簪花仕女圖》(2012)將中國古代繪畫形象與現實人物形象并置在同一畫面,又用源自西方的油畫語言來表達,成功地為畫面營造出的一種安詳之境,這是他獨具特色的油畫風格。郭潤文的作品體量較小,但是他的數幅人物肖像作品,既有注重表現人物手肘作為支撐的悠然姿態(tài),又有直接用側面表現人物胸像,以及三分之四及正面表現的人物半身作品,而他的模特既有東方女性又有美國女孩。在他的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對西方經典作品中“側面”肖像形式的探索以及對油畫用色的琢磨。冷軍的作品歷來以“超寫實”著稱,此次展出的40x80厘米的小作,體量極小但是畫面表現豐富,三幅作品表現的都是畫家的室內寫生的瞬間場景。朱春林展出的人物作品《靜靜的時光》(2014)《報喜天使》(2017),畫中人物去掉了復雜、強烈的動作而處于安靜、平和的狀態(tài),適度的動作和畫中的環(huán)境聯系,以寫實的手法完美呈現了藝術家將畫面意象化處理的理想特征。

總體來說,這七位藝術家無論表現人物,或是靜物,亦或是風景,表現手法不管是細膩寫實還是直接描繪瞬時場景,均展現了扎實的油畫功底,這也是這群寫實油畫家具備的共同特征。在他們的寫實繪畫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寫實繪畫的魅力所在,也能從畫面中讀到他們對于寫實油畫發(fā)展的思考與探索。出生于上個世紀40年代的徐芒耀在自己的自述文章中談到,在當下大的國際環(huán)境下,他深刻意識到寫實油畫所處的邊緣化困境,但是他正力圖用西方寫實油畫的手法來表現現代人的藝術觀念。此次展出的兩件人物作品中,他將真實人物與古典石膏像并置描繪在畫面,既是向古典致敬,又似乎隱含了一種寫實藝術對古典藝術的反叛。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的李貴君,他的作品不再是簡單地“再現”處于青春期的少女,他將少女畫在自己刻意營造的室內空間,這個空間或有飛翔的小鳥定格在空中,或有幾株盆栽被置于背景中,亦或是動物貓、狗被安排在畫面中。這些素材的運用都源自藝術家的精心安排,既增添了畫面的情景化意味,又打破了單調的人物刻畫帶來的沉悶。等等。可以說,這七位藝術家都從自身的學習經驗出發(fā),借由自己的藝術天性以及對藝術技法的探索求知拓展了我們對于寫實繪畫表現形式的認知。

在此,需要重申藝術的寫實并不是簡單的再現現實,更不是對照相技術的模仿。這七位藝術家用自己的藝術實踐解讀著寫實藝術的生命力。寫實油畫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百花園中,占有重要的領地并顯示榮茂的景象。只以寫實、具象、表現、抽象等分類已經不足以概括、表達油畫藝術在中國當代的樣貌,更不存在這個畫種比那個畫種高級,那個畫法比這個畫法重要的理論結論。早在2000年前,中國古代的智者就以“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做了闡釋,古典與現代、寫實與表現、具象與抽象這些語匯,多元、融合、分野、 對立、有無、限制、自由、惚恍這些觀念,都有各自的表達,尋源問道的探索精神,才是藝術的使命。

在群體和個體之間,勢象空間似乎更關注藝術家的個體狀態(tài)和藝術的個性價值,作為獨立機構的立場,則是發(fā)現、呈現、推介這些藝術家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次有意味的展覽,也是一次“超然”態(tài)度的展覽。李大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從藝術本體而言,“超然”包括藝術語言的超然,創(chuàng)作主體的超然,也包括這些藝術家處在一種堅守和獨立,甚至很自我的狀態(tài)下,相對于這個社會的喧囂的一種超然。

此次展覽將持續(xù)到8月8日。

文/楊鐘慧
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