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在園林中詩意棲居,在藝術中心靈安放:“自?滄浪亭”當代藝術展舉辦

時間: 2018.5.25

號稱是“蘇州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藝術盛宴”的第四屆蘇州雙年展自2018年5月19日開始,便吸引著大批的藝術愛好者、觀光游客前往,藝術對于城市氛圍的營造之魅力自當不凡。

“自?滄浪亭——當代藝術展” 作為第四屆蘇州雙年展三大主題展覽之一亮相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觀者最初聽聞“自?滄浪亭”這一標題不免疑惑,為什么要以“自”加上一個園林名字作為展覽標題呢?尋著線索得知,“自”是系列展計劃,這個系列要從兩年前舉辦的“自?牡丹亭”當代藝術展說起。

2016年的“自?牡丹亭”以昆曲《牡丹亭》為引,通過當代藝術的視角,追尋了傳統(tǒng)昆曲獨特的文化身份,而策展人吳洪亮與蘇州的藝術緣分也從那個時候開啟,用他的話說,“那次展覽是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對昆曲乃至蘇州文化的一次致敬”,也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時隔兩年,由吳洪亮策劃的“自”系列第二展——“自?滄浪亭”如期登陸。

“城市山林”的隱逸文化

“自”飽含著從哪來,也隱含了到哪里去,可看作是源自中國文脈卻又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當代藝術表達,因此,無論是“自?牡丹亭”還是“自?滄浪亭”,其中的構思立意基本可見:策展人及參與藝術家均希望以展覽的方式回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中尋找能量,這種能量并非是陳舊固化的,而是與我們當下的文化生態(tài)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借此為觀者乃至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某些啟示與滋養(yǎng),更希望成為邁向未來路途中的某些標識。顧名思義,“自?滄浪亭”就是一次以滄浪亭所歸屬的古典園林精神為起點,對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與生活美學的新探求。

“自”飽含著從哪來,也隱含了到哪里去,可看作是源自中國文脈卻又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當代藝術表達,因此,無論是“自?牡丹亭”還是“自?滄浪亭”,其中的構思立意基本可見:策展人及參與藝術家均希望以展覽的方式回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中尋找能量,這種能量并非是陳舊固化的,而是與我們當下的文化生態(tài)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借此為觀者乃至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某些啟示與滋養(yǎng),更希望成為邁向未來路途中的某些標識。顧名思義,“自?滄浪亭”就是一次以滄浪亭所歸屬的古典園林精神為起點,對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與生活美學的新探求。

園林雖作為生活場所,其精神追求就是與“隱逸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的。蘇舜欽為園林命名“滄浪”時,或許就為滄浪亭的空間意義確立了內(nèi)在靜觀、自我存養(yǎng)的基調,其精髓在于那份超然處事的文人性情。由此,滄浪亭作為一個展覽生發(fā)的原點,并非局限于其本身的物化的“景觀式”園林,它實為蘇州園林的一個代表,代表了象征古典精神的“符號式”園林。

如同策展人吳洪亮在受訪時所言,“園林的妙處在那份詩意空間背后的“出世”與“入世”矛盾中的物化”。這種直覺描繪或許會令人不自覺回憶起逛園林時的情感體驗,開展前夕,藝術家、策展方等一同夜游了滄浪亭,時值初夏,雨水滴打在層層竹葉上發(fā)出沙沙響聲,踏著暗夜,一行人在巧工精做的廊亭中躡著腳步、左顧右盼,微光、草香、蟲鳴、娑影交相呼應,所有感官在這個號稱“城市山林”的世外桃源之中自然而然地張開。園林就像是一個平衡點——為外部世界和自我心靈之間構筑起一個緩沖空間,它不僅是安放“身”的地方,更是安放“心”的居所。

策展人在言談中多次提到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的觀點“要從世界看中國,不要從中國看世界”。既然是從中國的古典園林出發(fā),狹義來看展覽似乎自然攜帶著一些限定性,比如囿于傳統(tǒng)藝術形式、本土的藝術家等等。但一方面如前文討論,策展人、主辦方著力于突破從古典“滄浪亭”時間性限制,鏈接的是我們當下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著力于打破它的地域性限制,希望借以更為全球化、多元化的眼光反觀中國古典園林的豐富價值,討論園林對于整個人類文明的意義。

由此,我們可以說:園林“滄浪亭”是古典的、本土的,但其代表的園林精神是當代的、全球的?!白?滄浪亭——當代藝術展”展出的作品來自國內(nèi)外四十多位藝術家,他們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藝術語言,呈現(xiàn)了在不同維度上與園林內(nèi)涵發(fā)生關聯(lián)的作品。園林成為所有人、物之間的“交叉點”,展覽也便在古、今、中、外不同面向穿插中構建出了基本形態(tài)。

尋找心靈的時空之旅

展覽邀請了捷克裝置藝術家吉瑞?許豁達(Jiri Prihoda)擔任空間顧問。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空間構造與故事線索緊密聯(lián)系,特別制定了“徑、澄、見、宜”四個板塊。初入展廳“徑”區(qū)域,藝術家王冬齡的作品《竹徑》瞬間將人籠罩,隨即經(jīng)過沈烈毅如雨滴落入水面的雕塑《雨》,觀者在一片竹影婆娑、隱蔽空靈的氛圍中漸漸安定下來,“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nbsp;眼前仿佛不自覺會浮現(xiàn)蘇舜欽描繪的滄浪亭景象。至此,由“徑”漸漸轉入“澄”,水清而靜方為澄,惟清與靜方能明心見性。董小明《半畝方塘》中的鐵荷堅定有力、劉建華的《盈》溫潤如月、丘挺的巨幅水墨《水泉院》清雅大氣,這些作品圍繞出廳中的澄心靜氣之場域,轉角處隱藏了“滄浪亭葫蘆門”的仿制門洞,穿過后韓國藝術家許達哉的《梅花》顯現(xiàn)眼前,而遠處盧征遠的裝置《浪》在密閉分黑色空間內(nèi)聲波迭起。

“澄”之后為“見”,“看”用眼睛,“見”用心識?!耙姟辈恢皇强吹奖硐螅匾谟趯κ挛锏恼J識和理解。此處部分,幾件作品極為突出,盧甫圣《知一知二之間》的巨幅紅色山水綿亙在天光照耀下的長廊,儒雅卻強力地劈開視線,引領觀眾在前行中切換著視角,隨后譚勛使用日常一次性紙杯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散發(fā)著驚喜,日本藝術家井上有一筆墨飛濺仿佛恣意開放的書法《花》蒼勁有力。廳中三面弧墻圍繞著出一個循環(huán)的間隔空間,墻上宋冬的霓虹燈作品“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要做”暗喻著無用之用的藝術之道。這處像是大園子中間的小園子,觀眾徜徉在這個展覽“園子”里,有景有色、有畫有聲,處處是驚喜,處處是感受。

最后一個部分的棲居之所為“宜”,在旅程的終結處昭示著歸屬,正所謂“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林海鐘的《滄浪四季圖卷》悠悠然記錄著園林清境,戴耘的《扇意解讀》運用蒲扇講著不太遙遠的故事,透過漏窗處沈烈毅的《靜水流石》后繞過一個回環(huán)的復廊,進到后面三間小屋,王天德的互動裝置《后山圖-度牒》、谷文達厚重拓片表達的風月世界、杭春暉的《被形式遮蔽的信息》幾件作品在錯覺空間中漸次而過,雖然無法在此復原真實滄浪亭中的經(jīng)典空間“翠玲瓏”,展覽仍然嘗試用藝術作品的精神去接近“翠玲瓏”的精妙之處。

本次展覽是跨界實驗的,對觀眾來說,進入這個展覽,其實是同時進入了兩座并行的園林,不僅指美術館空間中的展覽“園子”,更隱含了心理空間中經(jīng)歷的虛擬 “園子”。面對虛擬的園,展覽還用了現(xiàn)代科技的方法把它具象化了——展覽邀請了心理學家劉正奎參與支持,觀眾可佩戴生物反饋設備手環(huán),采集到的游“園”的心理變化數(shù)據(jù)以算法輸出,與藝術家陳琦的最終通道處的裝置《時間簡譜-無處來去》作品進行交互創(chuàng)作,觀眾在觀展后都能得到屬于自己游“園”心緒的“滄浪之水圖”。

展覽作品之豐富龐多,此處難以言盡?!扒垭x奇、目不暇接、驚喜連連”或許是觀眾的直接感受,這與開篇時提到的逛園林的感受完全一致。策展人吳洪亮明言:“或許觀眾看展時會有點小迷糊,這其實就是園林帶給我們的感受,可以看這里也可以看那里,走幾步就換一個景,移動方向又是一個新樣子”。觀眾尋找眼前的景,觀照的是心中的景。

本次展覽從古典園林代表“滄浪亭”生發(fā)出故事,不僅為觀眾開啟了一次時間和空間中多維度的尋找心靈之旅,也提供了一種我們面對古典文化的創(chuàng)新態(tài)度和構思范式。蘇州大多數(shù)“文人園”的特征如白居易的詩中描繪“……有堂有庭,有橋有船。有書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須飄然……”,滄浪亭的“亭”來自“停”,提示著我們在凡塵瑣事的牽掛中,偶爾也要“出世”,也需要休憩,園中的這些置景便是心靈安放的境地。但,“出世”不是逃避,為的是使人在重新面對“入世”時多一些重啟的能量,這也才是“滄浪”精髓的超然精神之所在。

吳文化的當代價值

本展覽作為第四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三大主題展之一呈現(xiàn)。雙年展以“傳承與重塑”為主題,2018年5月19日上午于蘇州中心舉行,展旨在深入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吳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文化藝術活動包括主題展覽、學術交流、藝術教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公眾參與等方面內(nèi)容。

展會期間將推出雕塑、繪畫和設計三大主題展覽,其中江蘇省雕塑家協(xié)會秘書長尚榮為“美我時代、命運共同——第四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策展人,展覽將繼續(xù)在李公堤文化創(chuàng)意街區(qū)舉辦,征集近兩百件青春洋溢、風格多元的雕塑作品,同時邀請國內(nèi)外雕塑大師及青年雕塑家們匯聚姑蘇,通過互動共襄藝術盛事。

設計展由世界著名藝術設計大師Marc Fornes擔綱策展人,展覽將在蘇州中心舉辦,整個展覽以設計為總概念,以藝術的角度闡述建筑設計、時尚設計、家具家居設計和工業(yè)設計四大類主題,集結全球多位頂尖藝術家及設計師共襄盛會,融入諸多中國與蘇州本土文化元素,既有國際化地標性藝術品,又有觀賞性和點綴作用的小品,并獨具匠心設置了與整體活動相呼應的藝術化互動設施。

據(jù)悉,本雙年展將持續(xù)至6月19日。

文/張譯之
圖/主辦方提供